品牌 | 其他品牌 | 性能 | 自动 |
---|---|---|---|
材质 | 铸铜 | 流量 | 1000m³/h |
泵轴位置 | 卧式 | 转速 | 1400r/m |
排出压力 | 1200Mpa | 效率 | 210% |
必需汽蚀余量 | 10m | 适用范围 | 10 |
BKP0.5A1-D-0.19 800
BKP0.5A1-D-0.26
BKP0.5A1-D-0.38
BKP0.5A1-D-0.50
BKP0.5A1-D-0.65
BKP0.5A1-D-0.75
BKP0.5A1-D-0.88
BKP0.5A1-D-1.00
BKP0.5A1-D-1.25
BKP0.5A1-D-1.50
BKP0.5A1-D-1.75
BKP0.5A1-D-2.00
5 Boden博顿液压齿轮泵BKP0.5B2R-VQ1(金+佰-)
BKP0.5B2-R-0.19-VQ1 1100
BKP0.5B2-R-0.26-VQ1
BKP0.5B2-R-0.38-VQ1
BKP0.5B2-R-0.50-VQ1
BKP0.5B2-R-0.65-VQ1
BKP0.5B2-R-0.75-VQ1
BKP0.5B2-R-0.88-VQ1
BKP0.5B2-R-1.00-VQ1
BKP0.5B2-R-1.25-VQ1
BKP0.5B2-R-1.50-VQ1
BKP0.5B2-R-1.75-VQ1
BKP0.5B2-R-2.00-VQ1
主要有流量和扬程,此外还有轴功率、转速和必需汽蚀余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泵出口输出的液体量,一般采用体积流量;扬程是单位重量输送液体从泵入口至出口的能量增量 ,对于容积式泵,能量增量主要体在压力能增加上,所以通常以压力增量代替扬程来表示。泵的效率不是一个独立性能参数,它可以由别的性能参数例如流量、扬程和轴功率按公式计算求得。反之,已知流量、扬程和效率,也可求出轴功率。
泵的各个性能参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依赖变化关系,可以通过对泵进行试验,分别测得和算出参数值,并画成曲线来表示,这些曲线称为泵的特性曲线。每一台泵都有特定的特性曲线,由泵制造厂提供。通常在工厂给出的特性曲线上还标明推荐使用的性能区段,称为该泵的工作范围。
泵的实际工作点由泵的曲线与泵的装置特性曲线的交点来确定。选择和使用泵,应使泵的工作点落在工作范围内,以保证运转经济性和安全。此外,同一台泵输送粘度不同的液体时,其特性曲线也会改变。通常,泵制造厂所给的特性曲线大多是指输送清洁冷水时的特性曲线。对于动力式泵,随着液体粘度增大,扬程和效率降低,轴功率增大,所以工业上有时将粘度大的液体加热使粘性变小,以提高输送效率。
目的
1、依靠先进技术、工艺、材料及科学管理方式,提高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为用户和制造业搭建即时沟通平台;
3、通过技术交流与合作,寻找技术、管理方面的差距,以促进技术进步;
4、推广企业优质产品、树立品牌形象;
常见类型
水和型
水的提升对于人类生活和生产都十分重要。古代就已有各种提水器具,例如埃及的链泵(公元前17世纪),中国的桔槔(公元前17世纪)、辘轳(公元前11世纪)和水车(公元1世纪)。比较著名的还有公元前三世纪,阿基米德发明的螺旋杆,可以平稳连续地将水提至几米高处,其原理仍为现代螺杆泵所利用。
公元前200年左右,古希腊工匠克特西比乌斯发明的灭火泵是一种最原始的活塞泵,已具备典型活塞泵的主要元件,但活塞泵只是在出现了蒸汽机之后才得到迅速发展。
1840-1850年,美国沃辛顿发明泵缸和蒸汽缸对置的,蒸汽直接作用的活塞泵,标志着现代活塞泵的形成。1851-1875年,带有导叶的多级离心泵相继发明,使发展高扬程离心泵成为可能。19世纪是活塞泵发展的高潮时期,当时已用于水压机等多种机械中。然而随着需水量的剧增,从20世纪20年代起,低速的、流量受到很大限制的活塞泵逐渐被高速的离心泵和回转泵所代替。但是在高压小流量领域往复泵仍占有主要地位,尤其是隔膜泵、柱塞泵优点,应用日益增多。
回转型
回转泵的出现与工业上对液体输送的要求日益多样化有关。早在1588年就有了关于四叶片滑片泵的记载,以后陆续出现了其他各种回转泵,但直到19世纪回转泵仍存在泄漏大、磨损大和效率低等缺点。20世纪初,人们解决了转子润滑和密封等问题,并采用高速电动机驱动,适合较高压力、中小流量和各种粘性液体的回转泵才得到迅速发展。回转泵的类型和适宜输送的液体种类之多为其他各类泵所不及。
离心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