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其他品牌 | 性能 | 耐磨 |
---|---|---|---|
材质 | 钛合金 | 流量 | 160m³/h |
驱动方式 | 电动 | 泵轴位置 | 边立式 |
叶轮数目 | 单级 | 转速 | 2100r/m |
排出压力 | 1500Mpa | 效率 | 10% |
必需汽蚀余量 | 70m | 适用范围 | CBFT-F40CF |
CBFTX-F20CLH
CBFTX-F25CLH
CBFTX-F32CLH
CBFTX-F40CLH
CBFTX-F50CLH
CBFTX-F63CLH
CBFTX-F71CLH
CBFTX-F80CLH
-------------------------
CBFTX-F20CH
CBFTX-F25CH
CBFTX-F32CH
CBFTX-F40CH
CBFTX-F50CH
CBFTX-F63CH
CBFTX-F71CH
CBFTX-F80CH
CBFT-F齿轮泵--------------
CBFT-F25CF
CBFT-F32CF
CBFT-F40CF
CBFT-F46CF
CBFT-F50CF
CBFT-F63CF
CBFT-F71CF
CBFT-F80CF
①轴向间隙或径向间隙太小。重新加以调整修配。
②泵内有污物。解体以清除异物。
③装配有误。齿轮泵两销孔的加工基准面并非装配基准面,如先将销子打入,再拧紧螺钉,泵会转不动。正确的方法是,边转动齿轮泵边拧紧螺钉,最后配钻销孔并打入销子。
④泵与发动机联轴器的同轴度差。同轴度应保证在0.1mm以内。
⑤泵内零件未退磁。装配前所有零件均须退磁。
⑥滚针套质量不合格或滚针断裂。修理或更换。
⑦工作油输出口被堵塞。清除异物。
平时维护方法编辑
咱们在使用齿轮泵的时侯避免不了要碰着齿轮泵的磨损,因此会出现许多问题,所以咱们要学会的对齿轮泵的一个维修技术。有了问题能够对其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讲一下最普通的维修技术:
1.工作平面的维修:要是泵盖工作平面磨损比较小,可自己动手研磨法消除磨损痕迹,即在平台或厚玻璃板上放少许气门砂,然后将泵盖放在上面进行研磨,直到把磨损痕迹磨掉,工作表面平整为止。要是泵盖工作平面磨损深度超过零点一毫米时,就要采取先车削在研磨的来维修。
2.主动轴衬套孔的维修:泵盖上的主动轴衬套孔磨损的修理与壳体主动轴衬套孔磨损的维修方法一样。
泵壳内腔的修理:泵壳内腔磨损后,都采取内腔镶套法修复,即将内腔搪大后镶配铸铁或钢衬套。镶套后,将内腔搪到要求的尺寸,并把伸出端面的衬套磨去,要和泵壳结合面平齐。
3.阀座的维修:限压阀有球形阀和柱塞式阀两种。球形阀座磨损后,可将一钢球放在阀座上,然后用金属棒轻轻敲击钢球,直到球阀与阀座密合为止。要是阀座磨损严重,要铰削除去磨痕,再用上法使之密合。柱塞式阀座磨损后,可放入少许气门砂进行研磨,磨到密合为止。
以上说的是针对齿轮泵最基础的一些关于零部件的维修,咱们在应用的过程中也许还会遇到其他方面不同的问题,咱们还得对这些不同的问题认真的探讨找出其中问题所在的原因。
内啮合齿轮泵是采用齿轮内啮合原理,内外齿轮节圆紧靠一边,另一边被泵盖上“月牙板"隔开。主轴上的主动内齿轮带动其中外齿轮同向转动,在进口处齿轮相互分离形成负压而吸入液体,齿轮在出口处不断嵌入啮合而将液体挤压输出。
由于这种结构,所以特别适用于输送粘度大的介质,粘度范围为:0.2-1000000cp。
1.内啮合齿轮泵可反向输送,只要更换电机转向即可;
2.内啮合齿轮泵泵体可转向,进出口位置成直角,便于选配进出口位置;
3.内啮合齿轮泵在泵体、端盖、轴承座间都有连接方便的保温或冷却介质的进出接口。
4.内啮合齿轮泵具有:存在困油现象、输送平稳、效率高、噪音小,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1] 。
应用
内啮合齿轮泵适用于输送石油、化工、涂料、染料、食品、油脂、医药等行业中的牛顿液体或非牛顿液体,输送液体的种类可由轻质、挥发性液体,直至重质、粘稠,甚至半固态液体。
材质
内啮合齿轮泵的材质有铸铁,铸钢,不锈钢等。
支撑块浮动式内啮合齿轮泵
支撑块浮动式内啮合齿轮泵,内外齿轮均采用修正渐开线齿形,用活动月牙板将高、低压腔分开,并在径向形成压力补偿,使得内外齿齿顶与月牙板之间形成几无间隙的密封,轴向动补偿盘则保证轴向间隙的良好密封,使得该泵的内泄漏减至。低压12Mpa、中压21 Mpa、高压33 Mpa。此结构容积效率高、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他适用于输送各种轻质、挥发性液体,直至重质、粘稠液体,甚至半固态液体。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油脂、涂料等行业。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内外齿轮采用固定月牙板分开,齿轮采用直线共轭方式进行啮合。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其长寿命特性取决于耐磨性,内部机械表面及各功能零件之间有一层油膜保护层,几乎没有磨损,即使使用一般液压油,也不易磨损机件。另外,采用双极加承压力差原理,在增加工作压力的同时,也改善了泵的工作条件,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压力级分低压8Mpa、中压16 Mpa、高压32 Mpa三种。出油口相对吸油口位置有0°,90°,180°,270°四种,方便用户选择布管。该型泵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