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其他品牌 | 材质 | 铸铁 |
---|---|---|---|
性能 | 耐磨 | 泵轴位置 | 卧式 |
叶轮结构 | 半开式叶轮 | 叶轮吸入方式 | 双吸式 |
扬程 | 355m | 流量 | 60m³/h |
叶轮数目 | 20 | 汽蚀余量 | 1400m |
轴功率 | 250kw | 吸入口径 | 20mm |
排出口径 | 60mm |
T6CC-020-014-1R02-C110
T6CC-020-014-1R03-C110
T6CC-020-012-1R00-C110
T6CC-020-012-1R01-C110
T6CC-020-012-1R02-C110
T6CC-020-012-1R03-C110
T6CC-020-010-1R00-C110
T6CC-020-010-1R01-C110
T6CC-020-017-1R02-C110
T6CC-020-010-1R03-C110
T6CC-014-003-1R00-C100
T6CC-014-003-1R01-C100
T6CC-014-003-1R02-C100
T6CC-014-003-1R03-C100
T6CC-014-012-1R00-C100
T6CC-014-012-1R01-C100
T6CC-014-012-1R02-C100
T6CC-014-012-1R03-C100
T6CC-014-010-1R00-C100
T6CC-014-010-1R01-C100
T6CC-014-010-1R02-C100
T6CC-014-010-1R03-C100
①.液压泵工作时,各相对运动件,如轴承与轴之间、轴与密封件之间、叶片与泵体内壁之间有机械摩擦,从而产生摩擦阻力损失。这种损失与液压泵的输出压力有关,输出压力愈高,则摩擦阻力损失愈大。
②.油液在泵内流动时,由于液体的黏性而产生黏滞阻力,也会造成机械损失。这种损失与油液的黏度、泵的转速有关,油液越黏、泵的转速越高,则机械损失越大。
由于上述原因,使泵的实际输人功率大于理论上需要的功率。液压泵的理论输入功率与实际输入功率的比值称为机械效率,它表明功率损失的程度。液压泵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称为液压泵的总效率。
造成容积损失的原因
①.容积式液压泵的吸油腔和排油腔在泵内虽然被隔开,但相对运动同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间隙,因此泵内高压区内的油液通过间隙必然要泄漏到低压区。液压油的黏度愈低、压力愈高时,泄漏就愈大。
②.液压泵在吸油过程中,由于吸油阻力太大、油液太粘或泵轴转速太高等原因都会造成泵的吸空现象,使密封的工作容积不能充满油液,也就是说液压泵的工作腔没有被充分利用。
由于上述原因,使液压泵有容积损失。
但是,只要泵的设计正确,使用合理,其中的第二种原因造成的损失是可以克服的,即可以减少泵的容积损失。
然而,液压泵工作时因泄漏所造成的容积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泵的容积损失可以近似地看作全部由泄漏造成,使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总小于理论流量
实际流量与理沦流量的比值称为容积效率,它表示液压泵容积损失大小的程度。液压泵的容积效率表示液压泵容积损失大小的程度。
液压泵工作原理;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运动带来泵腔容积的变化,从而压缩流体使流体具有压力能,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泵腔有密封容积变化。
液压泵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四种类型,具体如下。
1、齿轮泵,体积较小,结构较简单,对油的清洁度要求不严,价格较便宜;但泵轴受不平衡力,磨损严重,泄漏较大。外啮合齿轮泵当齿轮旋转时,在A腔,由于轮齿脱开使容积逐渐增大,形成真空从油箱吸油,随着齿轮的旋转充满在齿槽内的油被带到B腔,在B腔,由于轮齿啮合,容积逐渐减小,把液压油排出利用齿和泵壳形成的封闭容积的变化,完成泵的功能。
2、叶片泵,分为双作用叶片泵和单作用叶片泵。这种泵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音小,工作压力和容积效率比齿轮泵高,结构比齿轮泵复杂。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这样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由小到大吸油后再由大到小排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两次吸油和两次排油 利用插入转子槽内的叶片间容积变化,完成泵的作用。